美国遏制中国制造发展的几个方法思考
今天说下美国人可以选择的遏制中国制造的几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让中国内部出现问题,正常经济建设无法展开,
或者中国内部保守思想主导走向自我封闭。
大国的最大挑战都是来自于内部,而不是外部,如果内部出现问题,那么影响将是最大的,2020年的疫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疫情发生在中国内部,直接导致中国经济的增速在一季度变成下降6.8%,是1992年中国开始公布季度GDP以来唯一一次单季度经济下滑,也是单季度最大的经济下滑。
可见疫情的破坏力比1998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都要大得多。
原因无它,因为疫情是发生在中国内部的,一个国家某种意义上就跟一个人一样,自己的身体健康是1,其他都是0,如果自己身体健康没有问题,那么不管多大的外部困难,都是有克服的可能性的,因为人本身具有极大的能动性。
但是如果人自己生病了,那受影响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但中国走向内部混乱,或者走向自我封闭,
这在现在的中国没有社会基础,中国的中央政府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基层动员能力,而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内部目前的共识。
不仅不会缩小开放规模,而且还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因为我国对从外开放中获得了巨量的利益,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共同体。
首先是我国从出口获得了大量外汇和就业机会,
2019年我国出口高达2.5万亿美元,而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的消费今年比较萎靡,由于外部制造业竞争对手的疫情严重,
导致我国成为全球少有的工厂可以完全开工的制造业大国。
我国的出口增速按照美元计算,今年7月份达到7.2%,8月份达到9.5%,9月同比增速达到了9.9%, 9月单月就出口了2397.6亿美元的商品,极大的拉动了经济的增速,
而同样是7-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是-1.1%,0.5%,3.3%。
我国国内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自国外的营收普遍在30%以上,从海外市场获得了巨大利益,
我国最大的家电集团美的集团,2019年的海外营收占比为42%,
海尔智家2019年的海外营收的占比达到47%。
同样的还有华为,小米,联想,OPPO, VIVO等一众消费电子产品公司,中国最大的电子公司华为2019年海外营收占比也达到了41%。
像富士康这种做组装加工出口的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在全国雇佣的工人达到数十万人。
然后是对外开放带来了外资,中高端产业和新技术
一些我国暂时还不能大规模生产制造的产品,通过吸引外资在中国实现了本土制造,
比较典型的就是西安三星生产的NAND FLASH闪存产品,
无锡海力士工厂生产的DRAM产品。
一些中国还不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引进海归华人人才以及外籍高级人才,在中国实现了自主研发的推进,推动了本土科技水平的提高。
从学界到产业界,都有大批有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回国,
这里面公众较为熟悉的科研领域人士就有杨振宁,姚期智,施一公,饶毅,潘建伟等。
产业界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一大堆海归,虎扑,小红书,携程,拼多多,编程猫,搜狐,百度,货拉拉,蜻蜓FM等创始人都是海归;人工智能领域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地平线,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创始人也是海归背景,
制造业领域无锡尚德,大疆科技,联影医疗,兆易创新等,也是海归创立的企业。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因此对外开放在我国不仅在思想上是有共识的,而且是和成千上万的人和组织的直接利益绑定的,中国是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的,自己走向封闭没有社会基础。
第二个办法,中国制造的发展本质在于科技的进步,那么切断中国的外部科技来源,断绝科技以各种形式流入中国。
这也是美国现在的主要遏制方向,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的体制乃至于文化,在创新力上是不如西方的,包括中国国内不少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只要断绝或者阻碍先进科技向中国流动,就可以遏制中国的产业发展,从而保持领先,包括以下内容:
1:认为军事技术往往是先进民用技术的来源,
直接和欧洲+日本一起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军用技术和装备。
最为有名的事件是两起,
一起是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中国已经和以色列达成了联合开发预警机的协议,但是因为美国的压力,以色列不得不在2000年中止协议执行,迫使中国必须自行研发预警机。
这件事情由于在当时受到了时任总指挥的关注,因此国产预警机被列为“一号工程”,国产预警机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口号,做成横幅挂在试验场:“我们一定要争口气,”
是来自时任总指挥的批示:“研制部门一定要争口气,否则总是要被人卡脖子”,以下链接是对王小谟院士的采访实录:
http://www.ccdi.gov.cn/yaowen/201805/t20180529_172747.html
一起是美国禁止中国火箭发射任何含有美国零部件的卫星,
直接大大打击了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
1990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商业航天行为,尽管经历了一些发射失利,尤其是1996年代号708号的美国通信卫星发射失利,由于通信卫星价值极高,不仅造成巨大的商誉损失,保险公司也提高了费率,极大抵消了我国的价格优势,一度使得我国商业航天陷入低谷。
但经过再次连续发射成功的证明,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间,中国航天再次承揽到一笔数额可观的商业发射合同,“长征二号丙改”负责美国摩托罗拉公司12颗铱星的组网发射,总共发射了六次全部成功,每次都是一箭双星。
1990-1999年,中国商业发射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为7%-9%(也有的估计为8%-10%)
但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美国以卫星技术涉及国家利益等种种理由,,除非美国总统特批,美国政府禁止美国制造以及含有受美国 ITAR(国际武器交易规则)控制的部件的卫星,用中国火箭发射。
中国不得不采用发射国产和欧洲产卫星的道路,
一直到六年之后,2005年4月12日,中国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将“亚太六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由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中国航天才再次回到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以下是2005年《商业周刊》在中国重返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后刊发的中国商业航天回顾文章。
http://news.sohu.com/20050523/n225669478.shtml
由于我国的火箭只能发射非美国化卫星,极大的缩小了我国的可参与市场,
另外做国产卫星+国产火箭出口的形式,国产卫星在技术性能上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差距,以及需要不断体制改革适应市场竞争等原因,因此在2005年重返商业航天市场后,我国直到今天商业航天国际市场份额也并不高。
2005年至今,我国先后为巴西,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土耳其,白俄罗斯,玻利维亚、乌拉圭、阿根廷,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荷兰等国发射了卫星,大部分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当然虽然国际市场发展不利,近年来国内各种对小卫星和微纳卫星有需求的公司越来越多,因此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在逐步发展,这带来了新机遇。
另外就是卫星制造和卫星的服务成为了比商业发射更大的市场。
2:对中国先进技术企业关闭美国市场大门,缩小中国科技公司的市场
最为典型的就是华为和中兴的通信网络设备无法在美国销售,
而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通信设备市场,这一举措使得华为和中兴直接丧失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削弱了通过市场获取收入投资研发和持续科技进步的能力。
3:禁止中国的企业收购发达国家的核心科技企业,目前中国通过并购的形式收购国外大型科技公司的路已经基本被堵死。
2015年中国的紫光集团曾经试图以230亿美元的出价收购美国存储器厂家美光,被美国直接否决。而美光在2019年从市场份额看是全球第三大DRAM厂家(仅次于三星和海力士),全球第四大NAND FLASH厂家。
中国不得不下定决心自己搞,2016年启动了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三大存储器项目,当然中间晋华遭到了打压已经陷入停顿,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在2020年才会有少量的份额,而如果当年收购成功,则中国能一举收获全球存储器份额的15%以上。
4:对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籍科学家,留学生,甚至美国籍科学家进行严格的司法审查,
通过司法调查手段,干扰和中断科技人才和中国的合作。
除了华人科学家之外,也对美国白人科学家进行打击,
其中白人科学家里面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前化学和生物化学系主任利伯(Charles Lieber),今年6月因税务罪名被起诉。
美国波士顿联邦法院检察官指控利伯没有申报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收入,并以4项税务相关罪名起诉他。利伯的辩护律师则称,利伯是无辜的,他并没有收受美国联邦当局指控的那些酬劳。美国检方表示,利伯在2011年成为武汉理工大学的“战略科学家”,武汉理工大学每月支付利伯5万美元,外加15.8万美元的生活津贴,还提供他150万美元设立研究实验室,换取利伯以武汉理工大学的名义筹备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同时开始严格限制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敏感技术专业。
最近几年不断有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因此被提告,同时中国留学生在返回中国时,在机场被刁难和反复盘查,扣押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事件不断发生。
5:把中国的先进和敏感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实行先进设备和技术的禁运,到目前(2020年11月)为止,国内的高校总共有13所在实体清单上,
其中10所是985高校,包括哈工大,人大,北航,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以及南昌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工程。
国内的先进科技企业在实体清单上的有:
华为,烽火科技,南昌欧菲光(欧菲光旗下子公司),海康威视,大华科技,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奇虎360,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中交部分旗下企业,中电科部分旗下机构,中国船舶工业部分旗下机构,航天科技部分旗下机构,中科曙光,中广核,华大基因部分旗下公司等。
6:实体清单的升级版,全面禁止中国科技公司购买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软件,设备制造的产品,阻止中国公司使用美国技术。
这个就是最典型的2020年美国针对华为的515禁令了,一切使用美国的EDA软件,半导体生产设备,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厂家,都不能为华为生产芯片。
我们也看到了,这一条的杀伤力非常大,因为这几乎等于是让中国公司完全的和美国技术隔绝,美国也认为这是有效的阻止中国科技进步的办法。
第三个办法,和中国的龙头制造业企业进行利益捆绑,共同发展和共享利益,可以在客观上起到遏制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和发展自有品牌的意愿。
这个领域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
中国有没有市场规模大,利润空间足,然而产业升级停滞不前,被死死压制的产业?还真的有。我自己搜集了不同产业的数据,市场规模较大的产业里面,国产化下降的例子几乎没有。但国产汽车产业,十年间自主品牌份额不升反降创十年新低。中国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占率(包括轿车,SUV,MPV三种,中汽协数据),
2010年45.6%,2011年42.23%,2012年41.9%,
2013年40.3%, 2014年38.4%,2015年41.3%,
2016年43.2%, 2017年43.9%, 2018年42.1%
2019年39.2%
2020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下跌到了36.3%。
过去的十年,自主品牌份额居然还下跌了,而且上半年的份额还是十年来最低,这在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可以说非常罕见了。分车型看,主要是轿车市场彻底溃败了,
2010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
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9%;十年间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2019年甚至还不到20%。
销售数量从每年大约三百万辆的水平下降到了两百万辆的水平。。乘用车的总体份额下降没那么多,是凭着SUV销售量的猛增,老百姓开始更多的购买SUV,2019年,光是中国品牌SUV就销售了492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2.6%。
汽车的出口稍微好一点,根据中汽协统计的中国的汽车出口(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
2010年为54.49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28.29万辆,商用车出口26.19万辆,汽车出口量占当年中国汽车产量的2.98%。
2019年,汽车出口102.4万辆,同比下降1.6%。其中乘用车出口72.5万辆,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5.7%。汽车出口量占当年中国汽车产量的3.98%。十年的时间,在基数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出口增幅也只有一倍左右,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国产汽车没有跟上中国发展的脚步,以SUV为例子,2019年在本土市场中国品牌SUV卖了492万辆,下降了15%,市场份额52.6%,而同样在2019年,价格更贵的德系SUV销量同比却增加了40%,份额上升到了17.6%,仅次于国产和日系品牌。根据乘联会的统计,8万元以下市场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比例,从2017年的28%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6%,而这个价格区间恰好是自主品牌的优势区域,这样的市场格局,自主品牌怎么可能不受打击。国产自主品牌做这么差,但国内几大汽车集团的净利润并不低,
2019年上汽集团净利润256.03亿元,主要利润来自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2019年一汽集团净利润440.5亿元,主要利润来自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
2019年北京汽车净利润143.2亿元,主要利润来自北汽奔驰
2019年东风集团净利润128.58亿元,主要利润来自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
注意这些利润主要都是来自合资公司的利润分成,下图是上汽2019年的年报,可以看出五大子公司: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华域汽车,上汽财务的净利润加起来其实有440.56亿元人民币,但是因为利润要和外方分成,因此上汽集团年报公布的集团净利润是256.03亿元。
如下图,两个最重要的子公司上汽持股比例都是50%,利润当然要分成。
非常有趣的是,起步要晚的多的民营汽车公司,现在却在自主品牌方面搞的更好,目前中国燃油车领域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是吉利汽车,第二名是长城汽车。而目前国内电动汽车领域发展最好,或者说最为炙手可热的两个车企是比亚迪和蔚来汽车。
第四个办法:从利益角度出发,尤其是小市场持续供应优质平价产品,以及打造生态利益共同体
对于小市场和细分市场,打压潜在竞争对手的最好方法,是要让后来者没有利润空间,从而丧失进入的动力。
EDA软件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芯片设计公司在市场上购买EDA软件服务并不贵.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宣布,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为4121亿美元,而在全球EDA市场居于垄断地位的三大厂商Synopsys,Cadence,Mentor(西门子)的营收加起来也就是大约100亿美元,这意味着EDA只占半导体行业收入的2.5%左右。
这么一个小市场,EDA工具相比芯片制造等其他环节的费用并不贵,
又有着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EDA软件还对芯片性能,开发效率和生产良率影响巨大,那么正常来说,中国公司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实际也是如此,2020年8月底,在南京召开的世界半导体大会,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介绍,
2019年全球EDA市场规模为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5.8%, 2019年Synopsys、Cadence和Mentor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32.9%、22.9%和10.2%,各家在部分领域又具有绝对优势。在中国市场,三大厂商的垄断程度高于全球,超85%的份额由上述三巨头占据。
其中2019年我国EDA市场规模约5.8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5.6%的份额。其中,国内EDA厂商总营收不到4.2亿元,只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0.6%,EDA国产化率仅为10%左右。
只要三大外资EDA厂家能够持续的提供优质服务,价格又保持平价,那么在未来国产EDA是很难做起来的,或者说会发展非常缓慢,毕竟2019年全部国产EDA软件厂家加起来也才4.2亿人民币不到的营收。
不过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国产EDA厂家相信是大喜过望的。
另外还有个典型的例子是半导体生产设备CMP(化学机械抛光机),国内的华海清科在做,这家公司的业绩怎么样呢?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3,858.09万元、-6,783.67万元、-4,772.33万元和-3,858.12万元,处于连续的亏损状态。
原因就是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小了,而技术上又要求不断的进行投入,产线需要长时间的验证,而生产设备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大量高价值晶圆的生产,导致制造厂家不会轻易的引进新设备。
当然了,现在美国的设备禁令带来了机遇。
最为成功的例子是操作系统生态带来的利益捆绑和壁垒,
包括Windows,Android和iOS,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操作系统近乎是免费的,
在初期大量盗版的windows彻底的培育了中国市场的用户习惯,安卓也是免费开源产品,
不仅如此,开发者在进入这个生态时,还能因为在生态中开发应用软件而获得大量的开发者收入,这使得形成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又进一步强大了生态。
这些在消费者看来似乎是免费的生态,为美国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在如此高的壁垒之下,中国市场的后来者本来会是没有意愿和足够的利益回馈来研发和主推自产的操作系统的,即使是华为,如果没有这次美国打压发生,也会一直的把安卓使用下去。
中国公司,要对任何来自美国的“免费开源”的东西保持高度警惕,典型的就是RISC-V指令集架构,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已经充分说明了美国人长臂管辖无理程度,使用任何和美国有关的技术,都可能被纳入管制范围。
2020年8月13日,在每两年一度的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学术年会(ACA2020)上,龙芯中科董事长、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作了名为《指令系统的自主与兼容》的特邀报告。在报告中,他透露了龙芯的新动向——研发既“自主”又“兼容”的 LoongArch 指令集
“龙芯曾经选择 MIPS 授权,觉得比较开放,还可以自主加指令,所以走了好多年。本以为可以通过比较弱势的 MIPS 或者基于开源的 RISC-V 来构建自己的生态,但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让我们认识到,即使对方再弱小,也会在商业上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干扰。”
最后,我说下我对美国当前做法的想法,
我看了一些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评估报告,
美国政府总体上,认为美国的制度,美国的文化更适合创新,而中国缺乏自由,民主和开放的思维,科技只能依赖于从美国的输入。
这里面我认为美国的政客们可能还没有说出内心的更多想法,
那就是制度优越感之外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总是相信中国需要通过偷窃技术来实现进步,不认同中国人智商上是和美国平等的种族,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年前的李文和事件,就是来源于美国的政府部门不相信中国自己能搞定核弹小型化,认为是从美国窃取的技术,而那个时候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都已经30年了,为啥觉得中国就搞不出来呢?我反正是想不明白。从美国的情报部门,政府议员到媒体都在大声的炒作,最终证明是场冤案。
美国人的制度优越感和种族优越感,使得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因此美国只要想办法识别并且切断中国的外部科学技术来源,尤其是来自美国的科技,就可以实现对中国的持续领先,
美国目前对华为的打压也是这么做的,他们认为华为的5G领先是对美国的巨大威胁,于是试图通过半导体封锁的形式打掉华为的5G领先优势。
但是似乎没有考虑此举会给中国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创造巨大市场,刺激中国半导体技术国产化出现极大进步,半导体是美国的核心产业,难道对美国来说,中国半导体技术进步就不是威胁?半导体的应用范围可是比5G还要广得多。
我只能这样认为:美国认为中国自己搞不定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因而不构成威胁,我总觉得美国人最终会因为自己的这种傲慢吃亏的。
当然他们内部不乏反对者,典型的就是比尔盖茨和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
2020年9月15日,微软联合人比尔·盖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我们过去曾想卖昂贵的芯片,这能创造高薪工作”,“强迫他们自己制造芯片,迫使他们完全自给自足,这有好处吗?”。
比尔盖茨本人具备成功打压中国制造的经验,
比尔盖茨所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领域,至今中国的自产操作系统仍然几乎毫无机会,不仅完完全全的实现了对中国竞争对手的打压,而且持续的为微软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不只是发声明反对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运,甚至还委托波士顿咨询(BCG)做了个报告,
注意是SIA委托BCG做的,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SIA的观点,
该报告的逻辑是:认为中国有能力搞出国产化的产业链,或者至少会大大的促进中国国产化的进步和占领市场,相应的美国半导体工业会丧失一部分市场,
收入的下降会导致美国对半导体的研发投入减少,会打破目前美国领先全球半导体工业的良性循环。
而相反美国的竞争对手韩国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却不会丧失市场,甚至份额会扩大,对半导体的投资也不会受影响甚至增加。该报告的内容概述可以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官网上找到:
http://www.csia.net.cn/Article/ShowInfo.asp?InfoID=92994
本文举出的成功打压了中国同行的例子,包括EDA, 汽车产业,CMP设备,Windows,Android,iOS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1:让中国市场能够持续的得到优质产品供应,尤其是小市场利润空间本来就小,行业只有前几名才有机会赚钱,使得中国公司进入困难重重,必须承受长时间的亏损和低利润来追赶。
典型的就是做CMP设备的华海清科,2017-2020年上半年连续亏损三年半。
同样的还有EDA软件,对芯片的开发太重要,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芯片能否赚钱,因此后来者也同样要克服极大阻力才有机会。
2:利用技术,合资和生态在利益上降低中国厂家搞国产化收益或者说无利可图,注意核心是从利益角度出发。
为什么即使是华为专业如此重视自主研发的企业,也是在美国打压之后才真正的开始打造HMS和鸿蒙操作系统?
为什么龙芯的胡伟武这么重视自主研发,龙芯在之前也是一直购买MIPS指令集的授权?
因为商业公司是要赚钱的,市场上的开发者和用户都在别人的生态里面,自己去另起炉灶可能会面临无利可图。
同样的还有汽车合资,中国的大型汽车集团,拥有了合资车企这个现金奶牛,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开发和投入自主品牌的决心和意愿。
在我看来,打压中国制造最好的办法,不是说通过搞先进零部件禁售,给中国竞争对手留下了一大块市场和利润空间,然后去赌中国做不出来先进产品。在过去的几十年,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预警机,盾构机,超级计算机芯片,卫星零部件…..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通过技术攻关搞出来的成功率奇高无比。
中国不是小国家,也不是中等国家,中国是一个有钱有人的大国。
2019年美国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一些当时被认为极难国产化的芯片,例如射频器件里面的PA芯片,还有基站使用的FPGA芯片,现在国内都已经有厂家在做了,尽管在性能上还有差距,尤其是FPGA。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是从利益的角度打压。
1:在利益上削弱中国竞争者的意愿,例如和中国竞争对手合资分享利益,
给中国竞争者在自主开发之外提供另外一条赚钱之路;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份额从2010年-2020年不进反退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2:从利润空间上降低中国竞争者进行国产化开发的收益,
如果美国公司提供的是完全免费的产品,那么中国竞争者的国产化利益会下降到最低,也就是没有动力开发了;
如果美国公司提供的是价格无限高的产品(禁运),那么中国竞争者的国产化利益会上升到最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没有竞争对手了,只要能开发出来就是100%的实现销售和赚钱。
所以对美国公司来讲,应该要在价格曲线中,找到在保证在遏制竞争对手开发收益的同时,自己的利润还能最大化的市场价格点。
还有就是构建生态,让中国的开发者,用户都在自己的生态中构建商业关系,使得中国的竞争者即使自主开发出一套生态也无利可图。
华为在美国的打压下,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已经下降到了个位数,
但是同样是2020年前三季度,由于受美国刺激带来的国产化浪潮,
我关注的国产半导体国产化的龙头企业,
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半导体生产设备,半导体材料厂家,从财报上看几乎全部在大幅增长,这样的速度再保持两三年时间,国产化水平会上一个档次。
而这些领域都是目前美国制造的核心优势领域,这对同行业的美国公司来说恐怕并不是好消息。后面我会专门再写一篇文章,简述这些所有(我看得上的)龙头公司今年的发展情况。
还是那句话,
不怕坚定的发展国产但是技术攻关困难重重,只要坚定的做就一定会有所进步,也许短期内遭遇禁运会有损失,但从长期看一定有巨大的收益;
最怕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和考量,而对于发展国产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甚至毫无意愿。
美国人如果能做到后者,那对中国制造来说才是真正值得担心的事情。
以上是今天的一些想法。